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我們一定要抓住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推動航天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具有全局性、戰略性、變革性的重大工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快建設航天強國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和關于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將其作為集團公司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抓手”,引領撬動系統重構和能力重塑。
“十四五”以來,集團公司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與航天傳統體系深度融合,加速數據要素的價值釋放和創新應用,經營管理數字化能力顯著提升,科研生產數字化能力全面增強,數據資源管理和應用水平加快提高,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網絡安全整體防護能力持續增強,現代化企業治理能力邁上新臺階。
穿透連通,數字化管理再上層樓
縱向穿透、橫向連通,數字化轉型是集團公司提升治理效能的關鍵所在。
集團公司堅持“六統一”原則,完成以財金、人力資源、固定資產、供應鏈、合同等為代表的經營管理信息系統統一建設,促進業務變革,管理效能大幅提升。財金系統形成“一本賬”“一通道”“一個庫”,能夠“一點關賬”“一鍵出表”,實現全員、全級次、全業務深化應用,大幅提升了集團公司財務管控能力。人力資源系統建成標準規范、全面覆蓋全體員工的動態人力資源數據中心,實現人員基礎數據的源頭唯一性和信息交互性。固定資產系統實現了全級次、全口徑、全壽命的資產數據和資產業務上線管理,成為探索固定資產管理支撐能力體系建設落地的先行者。
“十四五”以來,集團公司持續推動科研生產管理信息化,裝備計劃、宇航信息、質量等管理系統取得了顯著成效。裝備計劃管理系統實現全級次貫通和裝備計劃管理“一本賬”;宇航信息平臺實現全周期計劃、運載能力差距跟蹤、衛星應用等管理;質量管理系統貫通集團、院、廠所三級,實現型號質量問題歸零全流程跟蹤管理和質量監督全過程管控。
通過構建一體化數字平臺,集團公司打破了原有各層級、各系統間的數據壁壘與管理隔閡,推動管理模式扁平化、協同化、精細化,實現“看得清”“反應快”“效率高”。
深入融合,科研生產再創佳績
集團公司將數字化轉型深度融入科研生產全鏈條,大幅提升科研生產效率,已從“畫圖造樣機”向“數字建模、虛擬仿真、智能生產”的新模式邁進。
數字技術賦能研發設計。一院先后發布了“天象”“天際”“天巽”等近10個工業軟件,既在火箭設計階段實現數字化協同研制,又在試驗方面逐步實現了由實物試驗向仿真與等效試驗、仿真試驗等多種手段并用擴展。六院通過數字孿生體,對火箭發動機進行全流程數字化仿真,精確模擬燃燒、流動、傳熱等過程,全面預測發動機的性能表現和潛在風險,不斷迭代優化設計方案。八院以長十二火箭為試點型號,構建運載火箭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一體化研制協同環境,持續提升基于模型的協同設計能力以及設計制造一體化能力,設計效率較基于文檔的模式提升30%。
數字技術推動智能制造。五院積極構建適應批產的管理模式,建成了年產衛星200顆以上的衛星柔性智造中心。八院對標“黑燈工廠”,建成了具備設計制造一體化、設備互聯智能化、倉儲物流數字化、生產管控透明化功能的智能工廠。
數字技術重塑發射流程。一院開發了智慧發射場系統,包括通信系統、氣象系統等五大系統以及26個分系統,具備指揮監控、數字孿生、數字伴飛、健康管理、綜合運維等功能,這些系統相互協作,實現了信息互聯互通、融合共享,讓發射流程高效智能。
數字技術提升保障能力。五院在“數字空間站”建設中,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對天地通話、機械臂巡檢等關鍵任務進行全流程仿真與監控,實現了海量在軌數據的精準管理與智能分析,為保障任務順利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體系重塑,產業發展再辟新路
數字化轉型并不局限于技術上的升級。集團公司堅持系統觀念,努力推動集團公司數字航天建設見真章、見實效,在發展航天新業態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線下體驗+線上協同”,這是五院在思考如何發展商業航天時給出的數字化創新方案。五院推出了“商業航天卓越供應平臺”,首批上架了超過200種商品,產品和技術服務涵蓋載人航天、月球與深空探測、導航定位、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六大領域。這些尖端技術被轉化為標準化模塊,像普通商品一樣明碼標價向商業市場開放,解決了行業衛星制造采購痛點,引領了商業航天生態發展。
為順應數字經濟發展,中國四維將尖端航天技術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推出了“四維地球”遙感云服務平臺。該平臺徹底改變了傳統遙感數據的使用方式,幫助用戶實現按需、準時從云端獲取高質量遙感數據并直接開展業務化應用,大大降低了遙感數據的應用門檻,實現了服務數字化變革,是從思維模式、技術架構、業務模式到合作生態進行體系重塑的生動縮影。
如今,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集團公司適應數字經濟、尋求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答題”。展望“十五五”,集團公司將以數字化轉型重塑發展新動能,開辟新領域新賽道,為履行強軍首責、加快建設航天強國作出新貢獻。
(任長勝)